中秋節最期待烤肉、吃月餅!你知道它的由來嗎?

中秋節是台灣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,烤肉、月餅、祭祖等,到處都洋溢著濃濃的歡樂祥和氛圍。其實早在魏晉時期,民間就出現了中秋賞月的活動,到了宋朝,夜市還會通宵營業,遊人絡繹不絕。

中秋節最期待烤肉、吃月餅!你知道它的由來嗎?示意圖:截自freepik

關於中秋節的起源,說法較多。「中秋」一詞最早見於《周禮》,《禮記·月令》上說:「仲秋之月養衰老,行糜粥飲食。」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。《禮記》上記載:「天子春朝日,秋夕月」,夕月就是祭月亮,說明早在春秋時代,帝王就已開始祭月、拜月了。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,逐步傳到民間;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。秋天是收穫的季節。「秋」字的解釋是:「莊稼成熟曰秋」。八月中秋,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,農民為了慶祝豐收,表達喜悅的心情,就以「中秋」這天作為節日。「中秋」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,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,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,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「秋報」遺傳下來的習俗。

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,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,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,成功發明月餅,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,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。

發表意見
分享這篇資訊: